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“是我一时没留神。松明山和西溪南就在丰乐河两岸,虽不如西溪南富庶,但外头来的商人货郎也很不少。那天有人到你家讨口水喝,因为是一个面相憨厚,年过六十的老行商,你家门房汪七就给了。那行商说身上带了好书,听说松明山读书人多,想找个买主,你家小芸大约想到你,就出来见了客。”
“他带的是一些笔记杂书,小芸不敢立刻做主张,留着人前厅用茶,自己拿了书到你书房去翻你的藏书,看看原来可有重复的。这时候恰好又有人来,因是十八九的后生,那老行商出去接人,说是一起的,汪七一时不察,就放了人在厅堂用茶。等到小芸出来说要买,那后来的人已经走了,老行商六本书总共只收了小芸六钱银子,还欢欢喜喜地走了。”
尽管这一番话乍一听仿佛没有太多问题,可汪孚林隐约记得自己曾经看过的几本晚明小说,立刻发现了其中不妥之处。
“后来的那人是否和那老行商其实不认识?那老行商难不成诈称我家长辈又或者亲眷,哄了人家的钱或者货?”
汪道贯不想汪孚林转瞬间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,顿时苦笑道:“正是如此,那老东西自称是你家中伯父,而被他骗来的是西溪南一个童生,听到是松明山汪氏要买东西就信之不疑。而且被人骗去的不是别的东西,而是四本珍版书,那童生说是价值四五百两,闹上了门,说是汪家不认账,他就自尽在门前。小芸争辩不过,羞愤之下险些做了傻事,我到了之后,事情已经闹得很不小了,只能先赔补了那个童生,把小芸接到了家里看护。”
听到这里,汪孚林便知道这事着实不能怪汪道贯,毕竟两个妹妹在家独守门户,他又嘱咐她们不要随便开门放人,村人纵使都会照应,又有谁会想到竟会有人用这种方式骗上家来?要知道,老弱妇孺这种路人,是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的。他一时只觉得冷汗淋漓,庆幸前一次出门时没有出事,而这一次虽说被骗,但所幸汪二娘被救下了,否则他连后悔都来不及!
第六十九章 小地主原是大负翁
“二娘现在怎样了?”
“我本想带她一块进城来,可她死活不肯,只说没脸见你,我也不好勉qiáng。如今她暂时住在大嫂那儿,真娘和她差不多年纪,两人正好有个伴。等她心静下来,我再带她进城见你,连翘我也留着陪她了。老宅你暂且不要回去,我会派个jīnggān的管事过去,帮你们把东西收拾出来送进城,佃仆田地也会帮忙照看。”汪道贯不等汪孚林开口答应或拒绝,便摆了摆手说道,“你老住客栈不便,距离这不远的县后街上,有一处两进小院,你搬去那儿住吧。”
【提示】:如果觉得此文不错,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!分享也是一种享受。